当前位置: 制冷网 > 管理速递 > 企业战略 > 正文

中企掘金非洲需长远战略

        评论:据新华社报道,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s*次出访将选则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四国,并参加3月26-27日在迪拜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s*访选择非洲三国,可见决策层对非洲的重视。

        从经贸角度看,中非双方合作发展非常迅速。2000年以来,双边贸易额年递增30%以上。中国从2009年即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2012年贸易额可能达到2200亿美元,2013年将逼近中日贸易额。中国在非人员多达百万,年投资额超过美国。要知道,直到15年前,中国对非投资几乎还是以政府为主,据据商务部数据,截至到1996年,中国在非洲仅投资5600万美元。

        而且非洲的经济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非洲作为一个人口近10亿、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陆,经济总量还不到2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已在非洲深耕多年,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据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叶由•金姆的观察,中国企业在非洲的资金投入方面,“能源和基建投入z*多。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需要稳定的能源供给。”叶由补充说,“但现在中国在非投资也有了一个新趋势,即在通信业、旅游业以及银行业等服务业有大量投资。这对于非洲经济多样化很重要,毕竟当前的非洲经济还主要依靠重工业和采矿业。”

        但以稳定能源供给为主要目的的中国非洲战略,也招致了西方国家“新殖民主义”的指责。中国企业在非洲或许应该更加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人的小圈子;在投资能源、矿山、基建、通信等领域的同时,也应更多地关注非洲当地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行业的投资机会,改善中国企业“资源掠夺者”的形象。
非洲大地刚刚进入较为平静的时期,中国企业的非洲之路还刚启程,用长远投资而非短期掠夺的思路去经营非洲,中国企业的q*化必定可以在非洲找到其中一个支撑点。
标签: 中企非洲战略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侧分享给朋友或者同事。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