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冷网 > 热泵采暖 > 正文

2025年绿色环保产值达11万亿,热泵将成主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通知,对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能源效率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

  清洁供热作为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信部系统推进各大产业朝着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生产方式数字化等方向转型背景下,行业增长具有广阔的空间。

  从目前全球供热市场发展来看,呈现出以化石燃料、传统电力供热为主导的局面。IEA数据显示,2010-2019年间,全球供热市场继续由化石燃料供热和传统的电力供热主导。到2019年,化石燃料供热设备和效率较低的传统电加热设备合计接近全球供热设备总销量的80%,碳密集型和低效供热技术仍是全球供热技术的主流。热泵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占比有所增长,热泵和可再生能源供热设备占2019年供热设备总销量的10%以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付林认为,基于中国国情特点,应采用一条与国外不同的低碳供热发展模式。“中国清洁供热2025” 模式可以归纳为五大特征,将为我国北方地区城镇清洁供热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清洁供热的中国模式:

  第一、降低热网回水温度。采用三级热网逐级降低热网回水温度,热力站变成能源站,最终热网回水温度可降低至10℃,有利于低品位热源的接入,实现多热源联网和供热参数整合。

  第二,余热利用。我国余热现状资源丰富,足以满足未来北方供热需求。该模式下热源2/3的热量来自于电厂和其他工业的低品位余热。

  第三,长输供热。采用大温差、大管径以及多级泵等技术,保障200公里长输和大规模利用余热的供热经济性。

  第四,燃气末端调峰。结合季节性储气,电厂余热和工业余热承担基础负荷,天然气在热网末端为供热调峰,提高供热经济性,平衡余热波动,保障供热安全。

  第五,热电协同。热电联产、热泵及蓄热工艺相结合,与纯凝电厂相比,电力调峰幅度更大、更加灵活,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创造条件。


标签: 热泵供热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侧分享给朋友或者同事。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