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冷网 > 资讯 > 新闻人物 > 正文

制冷空调达人冼星文:角逐世界z*“Cool”g*的年轻人

  【中国制冷网】8个月后,经过24岁青年技工冼星文参与培训的年轻选手,将前往阿联酋阿布扎比参加有世界技能领域“奥运会”之称的第44届世界技能竞赛,第四次代表中国向大赛一个重要的比赛项目———制冷与空调项目冲刺。这个比赛,要用20多个复杂的工件,拼装成一套制冷管网,铜管弯曲的弧度与口径误差将精确到毫米级别。

  4年前,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第42届世界技能竞赛上,冼星文虽然斩获了该项目的铜牌,这也是我国在该项目上夺得的第一枚奖牌,但他却对未能夺冠而一直抱憾至今。

  现在,他成了这个项目中国集训队里z*年轻的教练。他说,“我要将比赛的经验传授给这个项目的选手,不能让他们留有与我一样的遗憾。”

制冷空调达人冼星文:角逐世界z*“Cool”g*的年轻人

  年纪轻轻就走上讲台的制冷空调达人冼星文。

  不甘平凡 立志成为制冷空调达人

  今年24岁的冼星文,出生于肇庆四会。自小就喜欢看着父母在店铺里维修小家电。他自己也时不时会捣鼓一下家电行里的遥控器,低压电器和压缩机。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家电行业尤其是制冷空调领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2008年,16岁的冼星文初中毕业,进入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机电和制冷技术专业学习。三年的时间里,这个酷爱空调技术的小伙子,从z*基础的机械绘图、制冷相关基础知识,到更为高深的温度保护处置、焊接,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1年毕业见习时,冼星文就被广州地铁的机电工班招用,负责维护地铁站场的中央空调和照明、通风系统。“每天频繁穿梭于全广州人流量z*大的几个地铁站,如体育西、客村、珠江新城站点,工作很平淡,也很少钻研空调领域的新技术”。

  不甘于做一名普通维修工人的冼星文,决定深造提升自己。当年9月,他报读了华南农业大学的农村机电工程专业大专自考班,全脱产继续学习机电、制冷的相关知识。

  也就在那一年,我国加入了世界技能组织,并开始组织年轻的选手参与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技能竞赛。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领导,决心把冼星文打磨成世界级的技能“达人”。于是,已毕业离开学将近1年、尚不足20岁的冼星文,被广州工贸技师学院重新召回,成为了该院一名年轻的教师。

  千人大PK 冼星文代表中国出征

  工贸技师学院的领导对冼星文的信心,完全来自于对他的了解。还在技校读二年级时,冼星文就代表学校参加了广州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成绩。次年,在全市职业技能竞赛空调安装项目比拼中,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和空调相关的比赛项目,但他还是夺得第一名。

  年纪轻轻的冼星文,凭借着扎实的技能,一直是制冷与空调领域的优秀竞赛型选手。第一次未能夺冠,是在2010年举办的穗港澳蓉技能竞赛上。那一次,冼星文惜败给了来自香港的一名选手。但他也从中看到了差距:“当内地选手是凭借硬技能一分一分地夺取比赛成绩时,香港的选手却凭借科学的分配管线,更高效地完成比赛。”

  那一次的铩羽而归,让冼星文开始非常细致地观察境外的年轻选手是如何布置铜质的管线,如何焊接的。“铜质管道不用配置得那么规整、整齐,只要科学地分配它们,z*终的产品在质量上将更加具有优势。”冼星文努力地在比赛中总结着自己的得失,学习着境外选手优点。

  为了了解对手,冼星文还专门了解了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制冷空调培训课程设置。“他们的课程设计是非常科学务实的,更贴近实战,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的培训体系能够在短期三五个月内,将一个社会人员培训成为一定技能程度的专业人员。”

  也正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冼星文很快在竞赛领域进入到了一个独孤求败的良好状态。在2010年穗港澳蓉那次比赛之后,在广州市的选拔赛上,冼星文拔得头筹。随后的广东省选拔赛、全国选拔赛,冼星文一路稳定发挥一路夺冠。在PK掉全国千名选手后,冼星文z*终作为我国头号选手,于2013年代表中国走向了世界赛场。

  备战世界大赛 用掉数百公斤铜管

  备战莱比锡世界技能竞赛的那几个月时间里,冼星文几乎每天都在重复演练着如何拼装制冷设备:利用一台压缩机、10公斤的制冷铜管和手工车床、焊接设备,要用4天时间组装出一组工业级的制冷设备。

  “前前后后演练了30多次。光组装使用的制冷铜管就用了几百公斤”,冼星文回忆说。为了提升自己的焊接技能,他用废弃的铜管反复地焊上各种金属材料。z*后,那一根废铜管,愣是被焊出了许多枝杈。功夫不负有心人,之前的焊接过程,每一次的加热完成需要5秒钟时间,冼星文硬是将时间从4秒压缩到3秒,z*后是2.5秒。而焊接材料的使用量,从之前3毫米误差,精确到2毫米,z*终精确到1毫米误差。

  将空调相关的每一个手工工艺,打磨到了精湛的层级,也是冼星文在不断思考的。不同材料元器件在制冷、保温效果上存在细微差异。“同样是导热效果z*经济、z*好的铜质管道,它和青铜、紫铜的细微差异在哪里需要弄清楚,因为这事关将这两类元器件连接时的热交换比的多寡,从而z*终影响成绩。”

  打磨技艺,关注细节。冼星文从大赛主要考核的宏观建模能力,到具体的蒸发温度调节和除霜设备都琢磨了个透。训练z*为枯燥时,他用精湛的焊接技术,将训练用的铜管弯曲出了一个英文单词C O O L,提醒自己要更冷静一点,也希望自己组装的设备,在制冷效果上距离理论成绩更近一点。

  终于走上赛场了。冼星文与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同台角逐那个z*“cool”的g*。这场比赛,需要选手们用16个小时、4个比赛日的时间,制作一台仿真型的冷库,设备的热回收水温必须在45℃。

  冼星文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比赛,制冷效果,热交换比,焊接点等细节处理也挺不错,取得了530分的高分,超出众多选手一大截。但随后公布的韩国选手、加拿大选手的成绩更为优异。这两选手在制冷管阶段的真空处理上更加完美,以535分的标准分并列g*。冼星文5分惜败,获得铜牌。

  那一年,中国代表队虽然没能获得金牌零的突破。但冼星文的铜牌,弥足珍贵,因为它是第二次参加这项赛事的中国年轻技能人才获得的少数奖牌之一。

  从领奖台走上讲台 匠心精神在传承

  按世界技能竞赛的比赛规定,每个选手只允许参加一次大赛。这一规定,使得冼星文再也没法在赛场上弥补自己的遗憾。不过,从领奖台走上讲台的冼星文,正在通过传承、带教,实现着工匠精神的延续。

  回国后,冼星文继续在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讲台上讲授着制冷与空调的理论和实操,对象不仅是高级班、中级班的学生,还有来自国内竞赛裁判、专家组的同行,甚至还有国外同行。

  除此外,冼星文也是制冷与空调项目国家集训队的教练之一。在集训基地,他把自己第一次参赛的经验得失,分享给了这个项目的后续选手。2015年,在巴西里约世界技能竞赛上,冼星文的师弟获得了这个项目的银牌,距离金质奖牌代表的N o.1又靠近了一步。

  2017年初春寒假的第一天,6名即将参加阿布扎比世界技能竞赛的国家队选手在等待着冼星文的到来。“总有一天,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g*,会在更年轻一代的技能人才中诞生。”冼星文充满信心地说道。

  你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什么?

  冼星文:我觉得有没有工匠精神,关键就是对品质的注重。尤其是技能竞赛培训这个领域,工匠精神集中体现在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还有就是对100%这个数字的不懈努力,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做到100%,但一定要尽可能地无限接近100%。

  如何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冼星文: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技术生产工人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并不高,工作的付出和回报并不成比例。如果要提倡工匠精神,s*先物质上要满足技术工人的生活需要,社会分配能够倾向于工作在一线的匠人。

标签: 制冷空调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侧分享给朋友或者同事。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Baidu
map